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研究成果

由“经济资助”到“心理资助”的思考——基于助学金评定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2020-12-14 来源: 作者:任琳 编辑:王娇 浏览:273

由“经济资助”到“心理资助”的思考——基于助学金评定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电子工程系  任琳


一、典型问题案例

案例:

学生A,建档立卡学生,父母均身患慢性疾病且靠务农为生,同时要供养年迈需常年服药的祖父母。姐弟3人均在校读书,学费靠生源地贷款支付。在入学不久的助学金评定中,班级评议小组综合考虑其家庭负担较重,优先照顾了他。入学后,该生专心投人学习中,除上课学习外并无其他爱好。性格比较内向,再加上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很少。自大二上学期开始,该生有荒废学业的迹象,经常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乐趣。而在第二学年助学金评定中,也没有提交助学金申请,该生认为评选助学金显得不太体面,不再愿意让他人知晓自己的家庭情况。此次辅导员老师和班级评议小组也专门对该生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意见主要集中如下:再次开导该生申报,家校联系,通知家长一起做该生的工作。在辅导员老师两次尝试谈话无果后联系家长来校,与该生面谈后仍决定放弃本年度助学金的申报。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既要依照学校的评选规定,又要立足关怀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有原则和有步骤地处理问题。

(一)规范评选程序,确保评定质量

第一步,成立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小组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小组成员从班委、各宿舍舍长和没有递交贫困申请的学生代表中产生,并在班级公示评议小组成员名单,随时接受班级学生的监督。

第二步,辅导员自身要先吃透文件精神后再向学生解读学院关于评定助学金的标准。让每位同学都要明白评选的条件、资格、公示时间、反映问题的途径等。学生根据文件精神,认为自己符合条件的可以提交申请,申请书要写明具体的家庭成员、父母工作单位名称、主要收人来源、主要开支项目。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一票否决。

第三步,评议过程中,班级评议小组可增设另外的候选人。由于个别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不愿意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经济困难,所以就不写申请。为了保证不漏掉这样的学生,可以由评议小组根据学生吃、穿、用的平时表现推举符合条件的第二批候选人。这一点需要辅导员老师严格把关并灵活掌握,同时也要求平时勤于调查研究,多跟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二)改善提供物质支持的方式

改善提供物质支持的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力更生。可以帮助他们争取勤工助学的岗位,让他们明白是有很多同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通过勤工助学、业余打工等方式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正面榜样引导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马卡连柯曾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集体教育原则。因此,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形成正确的班级风气,发挥班级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辅导员老师还应该更多地给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榜样,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主题班会中,要将那些获得助学金后感恩的同学、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却仍自强不息为自己梦想奋斗的同学等正面的榜样呈现给学生们,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助学金评定,支持和提倡正确的言行,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言行;通过班级成员的相互关心与帮助,让受资助学生感受他人关怀,同时也学会关心他人。

三、问题案例的启示

(一)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力更生

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主动脱贫的意识,辅导员老师在资助过程中除了单方面的给予之外,应当想方设法变输血为造血,做到“授人以渔”,要让资助对象产生一种主动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生活负担。发挥企业作用,为资助对象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岗位,将资助对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有效结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传承创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二)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

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物质保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完善宿舍、班级、系部、学校四级心理预防机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启发、引导和教育,其正视家庭经济困难,树立自信心。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活的润滑剂,辅导员老师更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按制度办,做任何事都有据可查、有规可循。只有这样,辅导员老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学生才会真正从心底里尊敬你、信任你,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资助育人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学校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培养。高校应不断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归属感建设,使得“爱生助生”蔚然成风,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学校政策制度有温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