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换上司的事,想必你也经历过好多次吧?那么,问你一个问题,假如新的上司特厌恶你原来的上司,你会怎么办?假如他让你写点东西骂原来的上司,如果拒绝就可能受处分,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我想这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偏巧这头痛的事就让袁涣摊上了,当时的袁涣要比我们危险的多,因为一把钢刀正架的他的脖子上。
话说那时是三国年代,那时汉帝失权,群雄混战。袁涣早先跟随过刘备,后来又跟随了袁术,现在则是吕布的手下。在三国时,经常换主子是经常的事,并不奇怪,就拿吕布来说,就换过好几个,最早是跟随丁原,又跟随董卓,后来又跟过袁绍,所以人称“三姓家奴”是也,但是吕布对上司是怎样的态度?他先是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又杀了董卓投靠袁绍,结果袁绍心里也开始不放心了,于是吕布就又离开了袁绍。所以尽管吕布武功盖世,英俊潇洒,当时就有一句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免”但是吕布的名声并不好。
现在的问题是吕布这时正和刘备闹矛盾呢,袁涣这人学问不小,于是吕布就命令袁涣封信骂骂刘备。这在袁涣可是显难的事,刘备在怎么说也是老上司,自己写这样的信,实在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就推辞不写。于是吕布又让他写,他又推辞,又让写,又推辞,于是“三姓家奴”气急败坏,抽出腰刀,一道寒光掠过,于是袁涣只觉得脖子上好似担着一泓秋水。当时有诗为证:未知砍头快与钝,先觉汗毛倒两根!
于是袁涣笑了——这可能真的很反常,但是他真的笑了,而且笑得非常灿烂——中国第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以人格担保这是真的。袁涣就是笑着对吕布说的:我只听说只能道德才能羞辱别人,没听说过用骂可以羞辱人。你可以骂他,但是假如他是个君子,那他会更加瞧不起你,假如他真像你说的那样,是个无耻的小人,那你就算是骂他,他也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再说了,人家刘备曾经是我的上司,现在虽然你是我的上司,但那时我对刘备就像现在对你一样啊!假如有一天,我们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了,那时要是我也骂你,你心里是不是也不好受呢?
可能是袁涣笑的样子很可爱——但是司马光坚持说是”吕布不好意思了——自己对上司的做为,实在比袁涣差多了”,不管怎么说,反正吕布是收起了腰刀,这件事就做罢了。(道德网版权所有——http://liangzhi.nease.net)
浩然居士读到这里,发现自己对明哲保身这话有了新的体会,袁涣真说是明哲保身了,既坚持了原则,又保全了自己,这才是智慧的体现,浩然居士由此可以推断,袁涣的头发一定很稀薄......
即便是明哲保身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吕布到底能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是即使袁涣屈服了,违心的写了那封信,对袁涣也未必就是好果子。一方面,自己良心将始终过不去,另一方面呢,吕布将来气消了,是不是也会想:这小子,原来还是跟刘备混的呢,我让他骂,他就骂,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将来有一天,他又跟了别人,谁知道他会不会骂我?这样一来,袁涣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况且世人又会怎样看待他?吕布不就是例子?坚持道义,反而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生命重要,人格也重要。一般人都是把生命放到每一位。所以把人格放到生命前头的人就非常的难能可贵了——因为“难能”,所以“可贵”!这样的人,谁不敬重?
后来袁涣果然离开了吕布,又跟随了曹操。
那时曹操和刘备也是死敌,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刘备死了,也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于是袁涣的同事们纷纷向曹操贺喜——管他是真是假,先贺了再说,反正曹操一定开心,将来就算是刘备没死,也没什么啊!但是就是袁涣没有去贺喜。你说曹操生气了吗?没有,曹操反而因此更加敬重袁涣了。
袁涣后来死了,曹操这么刚强的人也哭了,赐给他家二千斛谷子,分成两份,一份上写着:“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 家,”另一份上写着:“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曹操解释道:“以太仓谷者,官法也。 以垣下谷者,亲旧也。”后来曹操又听说了当年袁涣拒绝吕布的事,就问袁涣的弟弟:袁涣这人怎么样?他弟弟这样说:“他平时非常老实,但是当他遇到道义的关头,特猛!
浩然居士比起袁涣差距实在太大,但是虽然差距大,但是还是非常向往之,如果能有袁涣这样的人做我的下级、做我的朋友,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