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管理
 理论探索 
 经典导读 
 校园先锋 
 主题班会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学生教育管理>>经典导读>>正文

"知行合一"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德育中大有可为
2015-09-12 15:56     (点击: )

在网络时代、全球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人文思想不断受到挑战,培养下一代具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法制观念,确保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道德观念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成为当务之急。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广泛实施"阳光课堂"活动,将学校老师的课堂授课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形成良好习惯。这一做法符合十七大精神,对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记者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育才校区、雁山校区周围的桂林市象山区、叠彩区等城区采访时发现,学校良好学风、德育风气已经对周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石油六公司退休职工陈卫平说:"师大学生几乎每个学期都来到社区搞活动,组织志愿者搞家教、帮助五保户和贫困家庭,这样的做法让我们很感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蒙伟凡认为:德育在高等教育居于重要位置,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学会做好人,做真人。高等院校人才迈入社会的"序曲",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高校老师要从自己做起,学生才能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把"扫天下"远大抱负与"扫一屋"的些许小事密切结合起来,赢得了家庭、社会的普遍赞扬。

启示之二:"三角互动"+"润滑剂"=高校德育良好氛围。

"学校-家庭-社会"是推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三角形",在"三角互动"关系中注入"阳光课堂"的"润滑剂",就能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枬认为说:"'阳光课堂'能够得到老师、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给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第一,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重中之重,高等教育必须强调品德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放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第二,'阳光课堂'就是'知行合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能够使学生、老师和社会充分感受到高校德育的巨大威力,是改变'唯考试论'、'唯分数论'错误教育思想的有效方法;三是要把'阳光课堂'的精髓和已经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从校园向社会推广,使整个社会都从中受益。"

启示之三:深入浅出见真章,点点滴滴塑品行。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体会到:"阳光课堂"之所以能够得到学校乃至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就在于这一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误区。把抽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化,转变为点点滴滴、看得见摸得着的"细枝末节"。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办主任陈雄章教授认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在于:过于高深的标准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的抽象影响学生的理解;德育过程脱离学生的主体性,其方向、内容、目标无法应对社会的激烈变迁;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无法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种重抽象的伦理说教,轻具体行为的指导,结果造成一部分'80后'道德价值的虚化和道德行为的社会化,道德能力上受到多重挑战。

"阳光课堂"通过对高校教师、教职员工各种行为细致入微的描述,把深刻的伦理道德思想用简洁易懂的话语表述出来,为学生、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也为青少年品德的养成、良好道德的形成与日常言行举止融为一体。

启示之四:"知行合一"的实践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随着网络文化和传媒多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学生越来越容易从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在娱乐中改变自己的思想。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黄赌毒、邪教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通过多元化渠道传播,这些消极因素已经给一部分青少年造成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广西师范大学开展的"我的岗位就是学生的课堂诵"活动,改变了学生的身心状态,而且通过学生间接影响了家庭和社区。

不少从事基层教育研究的专家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德育工作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结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必须寻找一种持之以恒的有效载体,同时也要强调德育的服务性、开放性、情感性。"阳光课堂"以细致入微的点滴小事为核心,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泛,不仅能对高校学生成长起到循序渐进的熏陶作用,而且通过校园向全社会传播,能够在深层意义上净化社会风气。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认为:高等教育和师范类院校特别强调道德人格的主体完善,注重群体生存的伦理要求、发展要求,而且把高标准、内容广泛的道德要求演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在思想、价值观念激烈碰撞的全球化时代,对于巩固中国的伦理道德型文化模式、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351-3567879    电子邮件:xscxsjy@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

版权所有:太原工业学院    ICP备案号:晋ICP备14003279号    晋公网安备号:140110430070001